太空,人類夢想的疆土,寥廓而深邃。中華民族對太空的向往與探索,從未停止。
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始終胸懷把一切獻給黨的信仰信念,以敢上九天攬月的英雄氣概,為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技術(shù)、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(shù)、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(shù)的國家建立了卓越功勛,向全世界宣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雄心和中國航天的騰飛信心。
他們,是中國航天員!
賡續(xù)傳統(tǒng) 傳承精神
1998年1月5日,14名首批航天員在北京航天城集合。從此,中國飛天“夢之隊”踏上了問鼎蒼穹、筑夢九天的偉大征程。這一天,也就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的生日,這支隊伍以驕傲的姿態(tài)鄭重地走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。
(1998年1月5日 第一批航天員在航天醫(yī)學工程研究所舉行宣誓儀式 朱九通 攝)
“我自愿從事載人航天事業(yè)……英勇無畏,無私奉獻,不怕犧牲,甘愿為載人航天事業(yè)奮斗終生!”20年后,同樣的錚錚誓言又一次在北京航天城響起。面對國旗,航天員楊利偉、費俊龍、聶海勝、翟志剛、劉伯明、景海鵬、劉旺、張曉光、劉洋、王亞平、陳冬舉起右拳,一起重溫入隊誓詞,鏗鏘有力的宣誓聲響徹大廳。
(2018年1月5日,航天員重溫入隊誓詞 楊璐茜 攝)
此刻,每一次的飛天壯舉仿佛都歷歷在目,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一號,從1人1天到多人多天,這變化的時間和數(shù)字,凝聚了無數(shù)人的心血,衡量了中國飛天的步伐,留下了中華民族永恒的記憶。
景海鵬在知天命的年紀第三次飛上太空,用實際行動踐行了“甘愿為載人航天事業(yè)奮斗終身”的誓言。每次執(zhí)行完任務,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將心態(tài)“歸零”,從零開始準備,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。所以在神舟七號任務后,景海鵬又相繼執(zhí)行了神舟九號任務和神舟十一號任務。重溫入隊誓言時,景海鵬感慨萬千:“為國奮斗,這一生非常值得!”
(2016年11月18日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返回航天員公寓后與戰(zhàn)友劉旺、劉伯明、張曉光握手擁抱 徐部 攝)
“第一次入隊宣誓時充滿了自豪感,因為可以代表祖國出征太空。在今天重新宣誓,我覺得無愧于誓言,無愧于使命?!彪S景海鵬一起執(zhí)行神舟十一號任務的航天員陳冬如是說?!拔覇栕约?,這是終點嗎?不是!這只是開始。我渴望為空間站的發(fā)展做出新的貢獻?!?/span>
(2016年11月18日 景海鵬 陳冬在四子王旗著陸場順利返回 孔方舟 攝)
20年來,這個英雄的群體用信仰和信念澆鑄奮斗的壯景,用熱血和汗水繪就逐夢的軌跡。他們精誠團結(jié)、凝心聚力,把戰(zhàn)友的成功當作自己的成功?!霸谧穳舻倪^程中,一個人很難跑下來。這支隊伍會幫助你,給你力量,讓你踏實?!眾^斗了20年的鄧清明認為航天員大隊是支撐他堅守的力量。
神舟九號飛天之前,作為備份的王亞平對劉洋說:“你是我們女同志的驕傲,希望你能帶著我們倆的夢想一起去飛,我會在地面支持你!”,回憶起當時的情景,王亞平覺得,就像打一場戰(zhàn)役,所有人都團結(jié)一心、勇敢拼殺,只要搶占了高地就算贏。至于是誰插上了旗子,是誰吹響了號角,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打贏了。
“在長期訓練和執(zhí)行任務過程中,航天員間結(jié)下了深厚的感情,特別是從事這樣一種艱苦的工作。這甚至是一種‘生死情’”,聶海勝說,“航天員大隊里,大家關(guān)系融洽、相互信任、以老帶新,這種精神也被一批批航天員所傳承?!?/span>
傳承是最好的紀念,踐行是最好的傳承。
目前,第三批航天員的選拔工作已經(jīng)開始。對此,劉洋堅定地說,自己會像前輩們一樣,無私地、毫無保留地分享飛天的經(jīng)驗和學習的體會,“希望他們更快具備執(zhí)行任務的能力,期待與他們攜手探索宇宙的奧秘。”
(2012年6月29日,神舟九號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在內(nèi)蒙古四子王旗平安著陸 航天員劉洋向大家招手 秦憲安 攝)
中國新時代 太空新征程
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,經(jīng)過長期努力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,這是我國發(fā)展新的歷史方位。新時代的航天人應該做出新的貢獻,太空新征程也給航天員提出了新的要求。目前,中國載人航天工程“三步走”戰(zhàn)略的第三步已經(jīng)拉開序幕,空間站時代正式開啟。所有的航天員都投入到備戰(zhàn)空間站的訓練任務中。
空間站任務飛行時間較長,還有大量出艙活動,對于航天員的體能和心理都是巨大考驗。現(xiàn)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副主任的航天員費俊龍介紹道,目前的訓練非常緊張。針對空間站任務,在訓練中還加入了虛擬現(xiàn)實技術(shù),完善了航天員訓練體系與方法。
神舟五號至神舟十一號的飛行時間都屬于中短期。到了空間站時代,飛行時間會延長到3個月至6個月不等,航天員的知識儲備將會對載人航天工程起到至關(guān)重要的作用。
“運行時間的長久性和系統(tǒng)的復雜性會使發(fā)生意外的可能性增加。對于航天員來說,如果有較大的知識儲備量,越能深刻掌握航天器的運行機理,就能越快做出判斷,更高效地與地面溝通解決,把風險降到最低。”航天員劉旺說。在執(zhí)行完神舟九號任務以后,劉旺繼續(xù)鉆研,獲得了人機與環(huán)境工程的博士學位。目前,他擔任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工效專家組成員,誓為中國空間站的建設作出新貢獻。
三度飛天的航天員景海鵬,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“黨代表通道”上擲地有聲地回答中外記者提問:“我十分渴望再上一次太空、再當一次先鋒、再打一次勝仗,讓浩瀚太空再一次見證一名航天戰(zhàn)士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、無限忠誠!”景海鵬說,希望把自己的感受、體會與經(jīng)驗發(fā)揮到空間站的建造運營上去,和所有的科技人員以及全國人民一起,在建設航天強國的路上勇當先鋒。
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從1992年立項開始,一步步發(fā)展,越來越接近世界先進水平?!拔覀儚摹堋l(fā)展到‘并跑’,以致于將來我們還要去‘領(lǐng)跑’”,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說。現(xiàn)在,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副主任,楊利偉對載人航天工程有了更升華的理解和更長遠的考慮,他表示,目前,后空間站時代也正在規(guī)劃論證,要立足近地空間,將深空探測作為長遠的目標?!白鳛楹教靻T,我希望飛向更深遠的太空!”
(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 楊璐茜 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