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日,在阿塞拜疆巴庫舉辦的第74屆國際宇航大會(IAC)期間,國際宇航科學院主席舒馬赫等科學家為中國嫦娥五號團隊頒發(fā)了“勞倫斯團隊獎”。嫦娥五號總設計師胡浩等作為團隊代表出席頒獎儀式,并宣布嫦娥五號月球科研樣品即將面向國際開放申請,歡迎各國科學家共同研究,共享成果。
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,任務實現(xiàn)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,為人類取回了21世紀的第一批月球樣品。
嫦娥五號是我國首個無人月球采樣返回任務,是當時我國復雜度最高、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(tǒng)工程,一舉突破月面采樣、月面起飛上升、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、跳躍式再入返回等關鍵技術,經過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的飛行過程,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,成為世界單次采樣量最大的無人月球采樣任務。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實現(xiàn)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動實踐,為后續(xù)的無人月球科研站、載人登月等奠定了基礎,是我國航天發(fā)展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。
“勞倫斯團隊獎”設立于2001年,是國際宇航科學院(IAA)每年頒發(fā)的兩大獎項之一,是國際宇航科學院的最高團隊榮譽,旨在表彰在宇航領域取得突出成績的宇航項目團隊。嫦娥五號在技術創(chuàng)新、科學發(fā)現(xiàn)、國際合作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,贏得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認可。
國家航天局有關負責人透露,嫦娥六號目前正按計劃開展正樣階段研制工作,計劃于2024年前后實施。
嫦娥五號總設計師胡浩介紹,圍繞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,科研人員取得多項研究成果。目前,已經完成6批258份、共77.68克月球樣品發(fā)放,在國內外權威期刊發(fā)表論文70余篇。代表性的科學發(fā)現(xiàn)主要包括3方面內容:
一是通過對月球樣品研究,測定年輕的玄武巖形成時間為20.30億年,比人類以往認知延長了8億年,揭示了月球“晚年”演化歷史;
二是在月球晚期巖漿活動成因方面,推翻了巖漿源區(qū)富含放射性元素提供熱源、富含水降低巖石熔點的2個主流假說;
三是發(fā)現(xiàn)了第六種月球新礦物“嫦娥石”。
同為月球采樣返回任務,嫦娥六號與嫦娥五號有哪些不同?
胡浩介紹,任務的不同之處主要有三點?!耙皇擎隙鹆栔憛^(qū)為月球背面南極—艾特肯盆地;二是任務實施過程中引入了鵲橋二號中繼星的支持;三是增加了國際合作內容?!?/p>
據(jù)介紹,迄今人類進行的10次月球采樣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,月球背面整體上相對月球正面更為古老,且存在月球三大地體之一的艾特肯盆地,具有重要科研價值。嫦娥六號任務預選著陸區(qū)位于月球背面南極—艾特肯盆地,有望發(fā)現(xiàn)并采集不同地域、不同年齡的月球樣品。